资讯中心

我们更新最实时的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我们

聚力全链,共筑食安!CFAS 2025无锡盛大开幕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次数:13次

仪器信息网讯 2025年7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简称CFAS 2025)在无锡白金汉爵大酒店隆重开幕。CFAS 2025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携手国家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和北京中仪雄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和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作为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助力。

作为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CFAS 2025继续以“交流、促进、安全、健康、营养”为主题,聚焦食品安全与农产品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深入分享了近年来的新技术成果。吸引近500名行业专家、学者及检验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前沿。同期举办的展览也吸引了近5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示了最新的产品与技术。

除首日的大会报告外,CFAS 2025还设立了“农兽药残留检测”、“食品与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粮油检测及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基于新技术新原理开发的创新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微生物及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等分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新增设了“技术创新与品牌赋能‘江苏精品’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聚焦江苏农产品品牌建设,旨在分享“江苏精品”认证的宝贵经验,助力全国食品产业的品牌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周骏贵院长表示,本次大会在“太湖明珠”无锡隆重召开,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无锡凭借其显著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节点。他特别向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周院长强调,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的政策指引与有力的支持。今年以来,国家各相关部门围绕食品安全与质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标准文件,这些新政覆盖了从食品全产业链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产业数字化转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等多个关键领域,为食品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与要求。同时,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的宏观背景下,食品产业必须通过创新求变,方能实现转型升级。

曾伟秘书长代表主办方,向莅临本次盛会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正是聚焦于食品与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检测技术。他强调,分析仪器是科研工作者的得力助手,而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正持续推动着分析仪器朝着更快速、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期发生的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现有的分析技术已能应对相关检测需求,但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技术的便捷性和普及性,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最后,曾伟秘书长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热切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共同为守护食品安全、推动技术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凌晶(左三)、无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黄晓东(左一)、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周骏贵院长(左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曹以刚副理事长(右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曾伟秘书长(右一)共同为大会揭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静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潘灿平教授、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许秀丽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赵云峰研究员等19位专家为本次大会带来精彩报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曹以刚副理事长主持报告环节。

• 农兽残检测:法检筑基,快检赋能

近年来,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快速发展,形成了"法检筑基,快检赋能"的创新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静教授在报告中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全链条风险识别与预警,并以海南豇豆绿色防控为例,展示了快速检测技术的实践成果。中国农业大学潘灿平教授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农药使用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会削弱作物抗性、降低品质,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生物刺激素缓解农药胁迫,为高品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在农药检测方面,安捷伦王雯雯介绍了涵盖自动化前处理、高分辨质谱筛查和智能数据分析的整体解决方案,其自动化平台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结果一致性。南京大学许丹科教授则分享了质谱快筛新技术,包括阵列质谱芯片、微流控在线检测等创新方法,为农兽残检测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了从实验室法检到现场快检的全链条检测体系完善,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