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我们更新最实时的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我们

合格率超99%!浙大台州研究院自研“非接触式”检测神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11次

将汽车配件放入“柜子”,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闪烁红灯警报,并自动在产品上打上不合格标签,整个检测过程只需10多秒……这阵子,走进位于玉环市玉城街道的浙大台州研究院汽摩配所,就能看到新研发的两台汽配件质检“神器”。

日前,浙大台州研究院汽摩配所和光电所联合研发了两款汽配件质量检测设备——换热器表面划痕检测机、汽车方向盘万向节尺寸和裂痕检测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往后,质检员只需将检测产品放入“神器”内,即可在数秒间完成质检,并自动剔除不合格件。

检测合格率均超过99%

在位于玉环市玉城街道黄泥坎的汽摩所现场,可以见到一台外形像柜子的机器,它就是刚研发的汽车换热器表面划痕检测机。研发人员将换热器放到检测台后,轻按开关,检测机自动扫码,并通过屏幕显示监测结果。“你看显示屏上的绿色点,都是我们设备检测出来(的划痕),它代表的是缺陷。”浙大台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林建宇指着检测机的监视屏说。

另一台检测设备——汽车方向盘万向节尺寸和裂痕检测机,外形也看着像个大柜子,但它同样能在短短数秒间,完成万向节自动提取、检测、出结果,并实现不合格件剔除等环节。

长期以来,汽车换热器和万向节只能依靠人工肉眼判断和手动测量来完成质检,费时费力也容易误差。今年5月,受企业委托,浙大台州研究院度身打造这两款设备。期间,遭遇了视觉检测模块在读取检测件表面数据时容易发生光照不均匀和反光等难题。最终经过两个多月攻关,扫除了“拦路虎”。

“通过两个反光进行一个叠加,然后使得光打均匀,然后又是(采用)低角度照射,它(检测件)的缺陷能凸显出来。”林建宇说。

一直以来,汽车换热器和万向节质检只能依靠人工肉眼判断和手动测量,不仅费时费力,也容易产生误差。今年5月份,浙大台州研究院开始着手研发换热器和万向节质检机,经过两个多月攻关,解决了设备在读取检测件表面数据时容易发生光照不均匀和反光等难题。

“在国内,用非接触的光学仪器对换热器和万向节进行质检是从未有过的,这是我们在该领域的一大突破。”林建宇说,针对光照不均匀和反光的问题,他们通过反光叠加和低角度照射,将检测件的缺陷尽可能凸显出来。目前,这两个“神器”检测合格率均超过99%。其中,换热器检测机最小能读出宽0.5毫米、长3毫米的表面划痕;万向节检测机最小能读取宽0.5毫米、长5毫米的裂痕,且能读出小于0.3毫米的尺寸误差。

光学非接触测量,你了解吗?

光学非接触测量仪是一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它可以通过光学原理来测量目标物体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特征参数,而无需与目标物体进行直接接触。这种测量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高精度、高速度、非破坏性等,因此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学非接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学传感技术。它利用光源发射出的光线照射到目标物体上,并通过光学传感器接收被目标物体反射、散射、透射的光线,进而获得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位移干涉法、散斑法等。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常见且基本的光学非接触测量方法。它利用光学传感器对目标物体上特定点的位置进行测量,进而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尺寸、角度等参数。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尺寸测量和形状分析的场合,如机械制造、工业检测等。通过对目标物体上多个点的测量,可以还原出整个目标物体的三维形状信息。

位移干涉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光学非接触测量方法。它利用光学干涉原理,通过测量目标物体表面的位移信息来确定目标物体的形状和表面质量。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需要进行微小位移测量和表面质量评估的领域,如半导体制造、精密光学加工等。

散斑法是光学非接触测量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利用激光照射到目标物体表面产生的散斑图案来获得目标物体的表面形貌信息。通过对散斑图案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表面粗糙度、高度差等参数的测量。散斑法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除了上述常见的测量方法,光学非接触测量仪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种组合和创新。例如,在机器视觉领域中,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可以与图像处理算法相结合,实现对目标物体的三维重构和识别;在自动化生产中,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可以与机器人系统配合,实现对产品尺寸和质量的在线监测。

光学非接触测量仪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制造业中,它可以用于零部件的尺寸检测、形状测量和表面质量评估;在汽车行业中,它可以用于车身研发、零部件装配和安全性能测试;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它可以用于飞机结构的形状分析和表面质量控制。此外,光学非接触测量仪还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物流仓储等各个领域。

总之,光学非接触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的测量设备,它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物体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参数。通过不同的光学原理和测量方法,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测量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关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汽摩所

汽摩配研究所于2007年6月挂牌成立,建设总投资2730万元,是浙江大学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是台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是面向汽摩配行业的基础与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

研究所建设目标是:提升汽摩配企业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研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设计、工艺和材料的优化创新提高企业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研究所依托浙江大学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面向广大企业开展专用自动化设备研发、传统设备技术改造等合作项目,同时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咨询、产品及材料检测、金相分析等技术服务。

目前,汽摩配研究所已经建成产品创新设计和信息化实验室、特殊装备实验室、产品快速设计实验室、电子化实验室和材料创新工艺实验室等五个专业实验室,形成包含专职研发人员15人,技工队伍10人,其中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的专业研发队伍。此外研究所还累计培养研究生27人。

汽摩配研究所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工作,主要研发重点聚焦在自动化智能装备、汽车底盘电子化智能化、工业和特种应用机器人三大方面。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市县科技计划项目16项、企业合作项目80余项,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6个。自主知识产权11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7项、软件著作权1项。6项自主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余项共性技术成果面向玉环主导行业进行推广,年直接经济辐射产值10亿元以上。

文章来源: 浙江日报,中国台州网,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