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我们更新最实时的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我们

在中国也能看见极光?这个冬天里机会不止一次!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11次

说到在中国看极光,读者朋友们的第一反应或许是去中国的最北端漠河。然而统计数据显示,漠河大多数年份能看到极光的次数为个位数。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去漠河只有约1%的概率能看到极光。

巧了不是?!

月1日晚上19点左右,漠河再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极光现象!

突如其来的极光让大家纷纷表示“没看过瘾”!中国气象局近日表示,2024年仍然是太阳活动的高年,这就意味着至少在这个冬天里,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极光。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北京时间12月1日20时到23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影响,地球发生了“全球磁场指数”为7的大地磁暴。据悉,“全球磁场指数”是一个衡量地球磁场活动的指标,它的取值范围是0至9,数字越大,说明地球磁场活动越强烈。

这几天发生的地磁暴,是今年继2月27日、3月23、24日、4月23、24日、9月19日,第7次发生大地磁暴级别的地磁活动。

01、古代看到的极光

对极光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里面写到黄帝的母亲附宝在郊外散步的时候,突然“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之后便生下了黄帝。虽然这一叙述颇有神话色彩,但指代极光的“大电”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战国时期的另一部著作《山海经》则将极光描述为名叫“触龙”的神仙,形貌如红色的蛇:“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在《天问》中也用“龙”这意象来描述极光,形象地将其称为“烛龙”。

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否好奇,为什么上述三部作品都写于战国时期呢?换句话说,为什么战国时期容易看到极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涉及到古代中国的中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的本质原因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引入另一个问题,“极光”的“极”代表什么呢?是指地球地理南北极吗?其实不然,“极光”的“极”指代的是地球磁场南北极。在中学阶段我们学过,地球的磁轴(也就是连接地球磁场南北极的假想直线)与地球的自转轴是具有一定夹角的,这就导致大多数极光出现的位置虽然在地理极区附近,却并不是环绕着地理极点的。

有意思的是,地球磁轴与自转轴的夹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磁极所对应的地理位置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两千多年前的磁极比现在离中国近多了,这也就使得战国时期在中国看见极光比现在容易得多。

 

02、极光究竟如何产生?

 

中国气象局介绍,就像照明需要能量,夜晚的万家灯火需要电能,极地上空流光溢彩的极光同样需要能量。地球上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极光也不例外,其能量的来源也是太阳。

太阳是一个时刻都在进行核聚变的巨大天体,除了给地球提供能量以外,核聚变还会不停产生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物质喷涌而出,充斥在整个太阳系,被形象地称为太阳风。

而地球磁场就如同盾牌一般,可抵挡来自宇宙的“千军万马”。因此,太阳风并不会直接吹到地球上,而是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球储存起来,当储存的能量饱和时,就会沿着磁力线跑到地球大气层,在与大气相互碰撞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获得能量并释放,这就形成了让大家大饱眼福的极光。

极光分为绿色、红色等,前两天在北京拍到的是红色的极光。那北京能看见绿色的极光吗?微博新知博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工程师韩大洋表示,绿色的极光对于我国来说很难看到,因为需要足够强的太阳风暴才能轰击到一百公里左右的大气,才能产生绿色极光。

中国气象局表示,预计此次地磁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将持续监测相关太阳活动。另根据目前太阳黑子数变化情况来判断未来太阳活动的势头,当下正处在太阳第25活动周的上升期,2024年仍然是太阳活动的高年,这就意味着至少在这个冬天里,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极光。

03、为什么在我国看到的极光大多是红色?

 

大部分极光集中在地球上方的90~400公里。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绘制的人类观测极光示意图显示:

在300公里以上,极光以浅红色为主;

200~300公里以深红色为主;

100~200公里以绿色为主;

100公里以下则是蓝色、紫色或多种颜色混合的颜色。

因为地表有一定弧度,使得地球本身会遮挡一部分远方的物体。如果观测点离极光太远,就只能看到高度更高的红色极光了。因此,在中国看到的极光大都是红色,而在北极圈内看到的多是绿色。

04、天文专家:磁暴对普通人健康几乎没影响

 

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蔡峥解读,磁暴是太阳活动造成的一种现象,其中太阳发射的高能粒子与地球的磁场相互作用,会对电子通讯产品产生一定影响,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除了在高纬度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外,磁暴还可能对地球和人类活动产生其他影响。” 蔡峥介绍,磁暴可能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从而干扰地面通信和卫星信号,这可能影响导航卫星系统的精确度,以及手机和卫星电视的信号质量。同时,强烈的磁暴可能会对电力传输系统产生影响,增加输电线路的电流负荷,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变压器或其他电网设施损坏,引起电力中断。

“磁暴还会对卫星和航空飞行产生影响。”蔡峥说,磁暴产生的高能粒子可以对在轨卫星造成损害,影响它们的正常运作,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卫星功能故障。另一方面,飞行在高纬度地区的飞机可能会因为磁暴而受到更高水平的辐射,航空公司有时会改变航线以减少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辐射暴露。

蔡峥表示,目前,磁暴对人体直接健康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但有理论认为强烈的地磁活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导航能力。“更多的影响可能是对在国际空间站等环境中工作的宇航员,磁暴期间的辐射增加可能对宇航员有安全问题,通常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文章来源: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中国小康网,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