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我们更新最实时的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我们

沃特世Q2中国区业绩暴涨17%,收购BD何时释放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16次

2025年8月4日,沃特世(Waters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展示了其强劲的财务表现并宣布了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收购计划。

 

 #01、2025年Q2,沃特世业绩表现如何?

财报显示,沃特世Q2营收达7.71亿美元(约人民币55.6亿元),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达16.6%。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仪器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仪器业务增长 4%,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此外,作为沃特世重点布局的领域,经常性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也增长了 11%。

总体来看,沃特世Q2业绩延续了此前的增长势头,且超出预期。

沃特世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Udit Batra博士表示:“本季度,我们的团队持续展现卓越的执行力,再次取得优异业绩。这主要得益于仪器更新需求的强劲增长——尤其是在大型制药企业和CDMO客户中。业绩的亮眼表现,反映了我们在商业增长举措方面的有力执行、新产品的快速采用,以及来自GLP-1类药物(如减肥药和糖尿病治疗药物)、PFAS(全氟烷基物质)检测以及仿制药等细分市场增长的有效助力。因此,我们正在上调全年销售额和盈利预期。”

Batra博士补充道:“核心业务的强劲实力,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通过与BD生物科学及诊断解决方案部门的合并,我们将加速拓展多个高增长关联市场,并有望将已验证成功执行模式,延伸至具有韧性与规模优势的终端领域。凭借即时见效的协同效应,我们有能力为股东创造巨大价值。目前,整合规划正在推进。我很高兴地宣布,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Chris Ross将领导这项工作。Chris和我曾成功合作完成了EMD Millipore与Sigma-Aldrich的整合,我对他再次取得优异成果的领导能力充满信心。

 #02、各地区和各业务部门表现如何?

沃特世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业务部门的表现差异显著。其中,沃特世部门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0%,领跑增长,而TA部门下降6%。

从地区角度看,亚洲地区均实现了14%的显著增长;欧洲表现稳健,增长8%;而美洲地区仅增长2%,主要是由于该地区TA部门下降20%所致。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区业绩表现尤为亮眼,营收达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28.9%,创近三年新高。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沃特世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中国大型制药企业和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对高端分析仪器的更换需求持续旺盛。Batra博士在财报电话会议中特别提到:“中国市场的仪器更换正在加速,尤其是在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领域,这为我们的液相色谱和质谱业务提供了强劲动力。”

除仪器销售外,沃特世的经常性收入(包括服务合约和化学消耗品)在Q2同比增长11%(按固定汇率计算),其中化学耗材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尤为明显,反映出客户对沃特世售后服务和耗材的依赖度持续提升,沃特世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

 

在终端市场方面,制药板块仍然是沃特世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是工业、学术与政府部门。学术与政府部门表现尤为强劲,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

 #03、推动增长的战略举措有哪些?

沃特世将其强劲表现归功于成功执行商业战略、创新产品发布和有针对性的增长计划。公司报告称,其商业执行关键绩效指标在仪器更换、服务计划附加和电子商务采用等领域超过了目标。

创新产品发布尤为成功,Alliance iS系统在2025年Q2实现了同比三倍的销售增长。其他产品创新,包括Xevo TQ Absolute+XR和MaxPeak Premier,销售增长分别达到40%和32%。

公司专注于高增长领域的战略也取得了成效,GLP-1治疗药物、PFAS测试和仿制药均促进了增长加速。

沃特世着重强调了公司在创新及增长战略方面的执行成效。值得关注的是,沃特世正式公布了收购BD生物科学与诊断解决方案(BD Biosciences & Diagnostic Solutions)的计划,并将其定位为一项变革性举措——该收购将通过成本与收入层面的协同效应,创造显著的价值增量

沃特世预计在收购后第三年实现2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约占合并成本基础的5%。这些节省将来自制造和供应链优化(8000万美元)、商业和服务效率(7500万美元)以及研发和一般管理费用整合(4500万美元)。

在收入方面,沃特世预计到第五年将产生2.9亿美元的额外销售额,转化为1.45亿美元的调整后EBITDA影响。公司预计该交易将在第一年实现每股收益增厚。

沃特世强调,BD生物科学与诊断解决方案预计将恢复正常增长,2025-2030年独立复合年增长率为5.5%。加上收入协同效应,同期合并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的复合年增长率。

 

在BD诊断解决方案这一规模约18亿美元的业务中,微生物学业务占比约三分之二,其在两大领域展现出显著增长潜力:一是质谱应用(对应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年增长率达高个位数);二是制药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中的无菌测试(可服务市场规模约3亿美元)。

 

 #04、重磅收购,市场为何有所顾虑?

下面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笔重磅收购:

7月14日,沃特世与BD达成最终协议,将通过整合BD生物科学及诊断业务“组建一家新的”生命科学与诊断领域领军企业。此次交易采用更高效的“反向莫里斯信托”免税交易结构,两家公司对其估值约为17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重磅消息公布后,沃特世股价暴跌11.5%。

管理层认为,此次合并将在成本端和营收端带来协同;但也有观点认为,市场对沃特世与BD生物科学与诊断部门的合并心存疑虑。

根据交易安排,BD将在交易完成前获得约40亿美元的现金分配,而沃特世预计将承担约40亿美元的额外债务。

BD的原股东将获得新合并后公司39.2%的股份,沃特世原股东将获得合并后新公司60.8%的股份。在合并完成前,BD还将获得约40亿美元的现金分配,沃特世则将承担约40亿美元增量债务。

投资者用股票为此次并购投下了不信任票,那么,市场究竟在担心什么?

1、溢价过高与税务合规的双重隐忧

BD剥离业务估值175亿美元,对应2025年EBITDA的19倍,显著高于行业15倍的均值。同时,沃特世原股东股权将稀释39.2%,短期抛压隐现。

此外,交易采用的反向莫里斯信托(RMT)税务优化设计暗藏合规风险,而股东仅持有39.2%股权,低于传统RMT交易中50%的默契阈值。美国国税局(IRS)历史上曾对类似低比例结构发起质疑,税务合规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

2、高利率周期下的现金流挑战

沃特世将承担40 亿美元债务,合并实体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将达2.3倍;同时稀释旧股东39.2 %股权。若协同兑现不及预期,财务灵活性受限。在高利率环境下,偿债成本对现金流的侵蚀加剧。这打破了沃特世原本稳定的盈利节奏,引发投资者对于估值透支的担忧。

3、整合难度高

尽管技术互补,但整合复杂度远超预期。沃特世长期专注分析级LC-MS;BD则以临床流式与诊断耗材为主,业务模式、渠道和监管环境差异巨大。交易规模与复杂度使协同兑现时间充满不确定性。

4、盈利承压

尽管交易方宣称“预计交易完成后第一年即对调整后每股收益产生增值作用”,但短期压力成本不容小觑。BD剥离业务需分摊2亿美元管理费,叠加系统对接、团队重组等投入,2026年EPS未知。市场更质疑“5-7%年增长”的可持续性——尽管瞄准400亿美元高增长市场,但沃特世能否突破竞争壁垒、建立优势仍是未知数。

 #05、结语 

沃特世Q2亮眼的业绩表现,不仅源于公司旗下多个产品线的全面向好,更充分印证了公司稳健的经营根基与强大的经营能力。但市场的真正拷问在于:这些成功经验能否在合并后的新业务体系中复现并得到良好运用?

从长远视角看,当前市场的种种质疑,实则是对这场百亿美元交易的 “压力测试”。这场并购最终能否书写出 1+1>2 的答卷,关键便在于沃特世能否完成对BD业务的深度整合,并以此撬动新的盈利增长点。答案,或许就藏在未来几个季度的财报里,等待时间逐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