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我们更新最实时的文章,您可以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我们

40年磨一剑,青岛仪器仪表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发布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12次

在现代工业与科研领域,仪器仪表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近年来,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持续的创新发展以及完善的产业生态,在全国乃至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青岛作为我国科学仪器的发源地之一,其仪器仪表产业已走过40多年的辉煌历程。1983年,我国首台国产化离子色谱仪在青岛诞生并投入市场,填补国内空白,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重要起点。此后,青岛仪器仪表产业一路蓬勃发展,不断壮大,逐渐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

目前,青岛仪器仪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已培育出众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离子色谱领域,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普仁仪器有限公司、青岛埃仑色谱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扎堆发展,使青岛的离子色谱仪在全国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在高端质谱领域,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的青岛第一台宽谱定量飞行时间质谱平台QUANTOF,以其极高的检测灵敏度获得欧洲市场的认可。

在环境科学仪器设备制造领域,海纳光电有限公司、青岛众瑞智能环境有限公司、青岛明华电子有限公司等生产的仪器设备达上百种,产品稳定性、精度等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洋科学仪器领域,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研制的海洋浮标、海洋监测仪器、海洋调查设备等装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在头部企业的引领下,青岛仪器仪表制造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连续两年增速超17%,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集群还入选了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一、产业生态与协同发展

产业的发展并非单个企业的孤立成长,而是需要上下游协同配套,通过集聚发展释放强大动能。青岛在这方面积极布局,打造了多个仪器仪表产业园区,其中青岛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正聚焦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个重点方向提速发展。

近年来,青岛还支持建设了4个仪器仪表领域专业化科技园区,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打造的“园区+协会+产业基金”运营模式,汇聚109家行业企业,并通过基金投资等方式持续吸引全国研发项目落地青岛。

如今,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各类企业梯次成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作为“链主”企业的海克斯康拥有全球测量精度最高、测量范围最大和产品线最广的计量产品和方案。乾程科技、艾普智能、海研电子、众瑞智能等企业也找准赛道,在智能电表、电机检测、海洋监测、口罩检测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在市科技局的推动下,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通过部市联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科创资源导入青岛。不久前,青岛一次性启动8个仪器仪表领域“部市联动”支持项目,促成7组产学研合作签约,为推动关键仪器仪表设备国产化提供创新引领,其中来自北京的签约项目占比超70%,这是近年来青岛科技创新领域单次签约北京项目最多的一次。两年间,青岛共为仪器仪表产业的11个项目争取到“部市联动”支持,拟支持财政专项资金近1.5亿元。

再看产业链下游,青岛拥有600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还有大量高校、科研院所、检测中心。作为开放型城市,青岛进出口的数万种农产品、工业品、电子产品等均需要仪器仪表进行检测把关;同时,青岛在海洋领域重点科研项目众多,也需要仪器仪表作为科技工具支撑。来自北京大学应用磁学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纷纷点赞青岛的仪器仪表产业配套能力,认为其“上游有技术支持,下游有应用场景”。

二、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面对国产替代需求催生的新市场机遇,青岛仪器仪表产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引入高能资源、发力高端赛道、拓展应用领域,提升国产仪器自主可控水平。

以青岛艾普智能仪器有限公司为例,在电机检测领域,该公司深耕15年,始终以创新为引领,加强自主研发。针对电机检测中电磁干扰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艾普智能的技术人员经过15个月、上百次实验,解决了各种输入干扰源的影响,并攻克了在线测试产品无损伤技术,开发的PD测试设备成功应用于生产线检测环节。

立足于不断突破的无损检测技术,艾普智能研发出真空测试设备,可在极低的气压条件下测试汽车、空调压缩机等产品,实现了1万个电机全部进行无损检测,降低了检测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已攻克核心技术近百项。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则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实力。在海克斯康青岛双智赋能中心,激光传感器与机械臂灵活配合,对汽车车身进行快速扫描,三维智能复合式传感器系统实时显示精准测量数据,并建构出车身的立体仿真模型,通过智能化检测,校准车身零部件各项尺寸,并提供从尺寸到性能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运用先进技术,企业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也能进行高精度测量,并将误差控制在0.3微米以内,相当于大约1根头发丝的1/250。海克斯康的技术已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和海事等29大领域,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和5G+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转型,深度参与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此外,青岛仪器仪表产业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例如,小型化飞行时间质谱仪项目依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郭等柱教授的研发成果,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可实现所有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制造;北京理工大学小型的POCT质谱仪项目则要打造国际首款大气压连续进样小型质谱仪,该团队将在青联合成立公司,结合青岛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应用场景,推动项目技术落地转化。

三、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为进一步促进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青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根据《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从加速优质项目集聚、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对仪器仪表产业给予大力支持。其中,对满足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依托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青岛高新区精密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群已集聚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并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青岛高新区持续加大产业招引、培育力度,发挥“军团化招商作战机制”优势,赴多地走访优质企业,加强储备对接;积极参加各类行业活动,加强园区宣传推广,提升招商质效;举办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世界计量日”主题大会等活动,促进产业交流与发展;组织产业链企业观摩学习,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青岛仪器仪表集群成功入选。这既是对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也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将继续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不断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全球仪器仪表产业的高端迈进,为我国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青岛制造”的独特魅力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