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周智广、肖扬团队,联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出了适用于中国人群糖尿病分型诊断的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评分模型(以下简称C?GRS),为糖尿病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工具。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糖尿病学》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高活性固定化酶催化剂,实现了食品特征风味酯的绿色高效制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大气、海洋等地球流体有效角动量(Effective Angular Momentum, EAM)数据集辅助的世界时(Universal Time, UT1)和日长(Length of Day, LOD)的融合算法,并成功构建了融合算法模型,将地球物理模型与大地测量技术相结合,有效提升了UT1产品精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与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出“天然肽聚糖纳米颗粒”,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植物源三聚体重组蛋白疫苗纯化与递送开辟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巫林平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林智明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基于树枝状类脂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可靶向巨噬细胞用于红斑狼疮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创新任务团队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索了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固体发酵,实现阿维菌素绿色高效生物制造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