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与韩国浦项工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出“天然肽聚糖纳米颗粒”,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植物源三聚体重组蛋白疫苗纯化与递送开辟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巫林平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林智明团队合作,成功开发基于树枝状类脂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可靶向巨噬细胞用于红斑狼疮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创新任务团队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索了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固体发酵,实现阿维菌素绿色高效生物制造的新策略。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与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联合开发出一种微型实验室设备——“白血病芯片”,距离人们实现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精准治疗又近了一步。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标志着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
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干细胞培育出具有完整血管网络的肺类器官。这些“迷你”肺与人类肺部的发育过程高度相似。这项发表于《细胞》杂志的最新成果,不仅揭开了人类早期发育的奥秘,也为构建肠道和结肠等其他血管化器官模型奠定了基础,更为疾病研究、药物测试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为避免金相显微镜在操作过程中受到损坏,需要在各个操作环节小心谨慎,具体如下:搬运与放置搬运:搬运显微镜时,应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保持显微镜的平稳,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如果是长途搬运,最好将显微镜放在专门的包装箱内,并做好减震防护措施。放置: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干燥、清洁且无阳光直射的工作台上。工作台应坚固,能承受显微镜的重量,且不会因轻微震动而影响观察。同时,要避免将显微镜放置在靠近水源、化学药品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防止仪器受到腐蚀。样品准备与放置样品准备:确保待观察的金相样品表面平整